• 网站首页
    • 诗词歌赋
      • 偶思散记
        • 音乐之旅
          • 评论鉴赏
            • 影像记忆
              • 媒体视野
                • 照片赏析
                  • 我与蓬溪
                    • 友朋天下
                      • 犬子学文
                        • 这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的学习心得,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青春日记,这是一个大难未死的人的生命体验,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人的人生感悟…… 欢迎光临王富强网络世界“春水长天”、“王富强业余时空”、“王富强音乐空间”及“王富强坐看风云”新浪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 春水长天 >> 名家点评 >> 正文
                          阅读王富强 走近青年才俊的心灵世界
                          更新时间:2010/8/9 18:29:26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阅读王富强——他从新的地平线上走来》  作者:王富强   点击数:2194
                            这是一部评论集。其中有著名诗人、作家、音乐家、评论家、学者、教授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拔尖人才、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等撰写的文章。众口说一,各抒己见,评论青年文学家、艺术家王富强的精品之作、成功之路。
                            
                            这是一本散文集。其中每一篇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评功摆好,而是很重学术性,高屋建瓴,以点带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求真求善求美,写得富有文采。
                            
                            这是一个高峰论坛。各路诸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通过解读王富强其人其作,寻路探径,对广大读者、作者、编者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是一曲时代交响。不少篇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家,人民欢迎什么样的作家,在这些作者笔下,能听到历史的足音、时代的呼唤。
                            
                            著名文艺评论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老所长、资深社科文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吴野先生,对小他40岁的王富强特别器重,他从历史的角度、时代的高度、知识的广度、作品的力度、生活的深度、生命的厚度,对王富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读着年方三十的王富强的这些作品,我的思绪却总是盘旋在三千年前的艺术的存在形态上……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歌、乐、舞分家了,并且各自越来越专业化,相互越来越远。”他认为,王富强走过来的却是另一条道路——“他是出生在山村的乡村孩子,30年人生有一半是在农村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摆弄二胡、笛子、口琴等乐器,15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乐曲。虽然幼小时也有过缺衣少食的岁月,但却有幸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使他有可能超越人为的疆域,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艺术的天地里,信笔挥洒,纵情歌唱,不拘一格地运用乐曲、歌词、诗歌、散文、散文诗等艺术形式,宣泄着内心的激情与无尽的向往。”在这部文集里,共收录了吴老不同时期写的两篇评论文章。在《他从新的地平线上走来》中吴老这样写道:“从王富强已经出版的十余部作品来看,从他在艺苑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来看,可以预期,在新的世纪里,经过毫不懈怠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努力,他是可能达到崭新的高度的。”“人性的复杂、时事的多变、情感的起伏、生途的坎坷……导引着年轻的诗人,跨过既有的成就,从一个新的地平线上向着我们走来。”欢呼:“走过来吧,你应当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崭新的开放型的艺术家!”一年后,吴老又在《对拼搏者,生活永远美丽——王富强印象》一文中这样写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在自己的人生途程中,一直是一个顽强的拼搏者,困难再大也绝不言放弃的拼搏者……他正年轻。人生在他前面展开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他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多的成就,更多更多的美丽人生。”并相信王富强“会做得比我们预期的更好”。从吴老《他从新的地平线上走来》和《对拼搏者,生活永远美丽——王富强印象》文章的面世至今已近十年,而今,“从新的地平线上走来”的王富强正如吴老当初预言的那样已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多栖高产作家和业界公认的“巴蜀奇才”。吴老的眼光没错,王富强也没有辜负吴老和众多关心他的人的期望。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著名诗人、作家王群生先生的两篇大作,一篇是群生先生十三年前为富强同志散文随笔集《阳台花开》作的序,一篇是八年前群生先生读毕富强同志散文诗新著《天降斯人》后写的一篇长达五千字的读后感《你的歌是心灵淌出的诗泉——读王富强散文诗集〈天降斯人〉有感》。在吟诵群生先生两篇美文时,我专门致电富强同志,求证富强同志与群生先生的交往过程。富强同志告诉我,他与王群生先生在文笔上交往近20年,虽然空间距离不很遥远,但直到王群生先生辞世,他们却因为各自工作和事业的忙碌而始终没有见过面,只是彼此心灵上的神往和文笔上的交流,顶多在电话里互通过几次电话。两个年龄相隔30多岁的知名作家的这种以建树为荣、以人格为尊的忘年交往,使人感慨。富强同志的好学、勤奋、踏实、拼搏精神,叫人心生感佩!群生先生识才、爱才、惜才、荐才之举,令人情生敬仰!
                            
                            十三年前,著名诗人、作家王群生先生依据通过阅读王富强作品蓄存的对王富强的印象总结出了富强同志的成功之路:“青春+努力=闪光。”当时,已被癌魔困扰了十多年的群生先生正在医院进行最后的术后化疗,“等到点滴药水注完,胳膊刚刚得到解放,就忙不迭地捧读起这部《阳台花开》的清样,枕依病床,全神贯注,饶有风趣地读了下去……确实令人美不胜收,叹为观止。”这是王群生先生在顽疾缠身病情危急时为富强同志散文随笔新著《阳台花开》作的序。王群生参加过抗美援朝,为三等二级革命伤残军人,是军内外享有盛誉的诗人、作家。他也是我的师兄和战友,在军队几次文艺创作会议上,我听过他的精辟发言,读过他不少大作。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写作起来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精神始终饱满。如今他已作古,《青春+努力=闪光——序王富强散文随笔集〈阳台花开〉》和《你的歌是心灵淌出的诗泉——读王富强散文诗集〈天降斯人〉有感》这两篇文章可能是群生先生的绝笔了!实际上,“青春+努力=闪光”和“心灵淌出的诗泉”也是群生先生勤奋一生、创作成果等身的真实写照。
                            
                            著名歌词作家、词评家邬大为,对富强同志的音乐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重点的评论。称王富强的歌词“词真歌美挟虎虎生气”、“词新歌靓吐灼灼灵气”、“词深歌壮透铮铮骨气”,从而形成了富强同志歌词作品的鲜明风格:“热情,真挚,质朴,凝重。”这是一篇非常厚重的当代词论,对其他歌词作者也有启迪和促进作用。
                            
                            著名音乐家、全总文工团老团长茅地先生曾与富强同志合作推出各类优秀歌曲60余首,被文艺界誉为“忘年之交”的词曲“好搭档”。茅地先生在《致“巴蜀奇才”王富强》一诗里这样称赞王富强:“富强,富强/名如其人/年富力强/文如其名/才富智强/名与人融为一体/如此妥贴,十分恰当/是奋进造就一代奇才/是故乡山水成为育才的土壤/诗人、作家、词家、作曲家……/每一顶桂冠都名实相当。”
                            
                            其他数十位分布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王富强的作品和人品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或感言,可见富强同志是得道多助、多道众助,虚心好学,影响广泛,其中不少名家也是我的师长和词友。对他们诲人不倦、热情培育、扶植贤能、唯才是举的精神,我心中由衷地钦佩。
                            
                            阅读王富强,使我更加亲密地走近了王富强,对富强同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富强同志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出生于四川华蓥山下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当过人民教师,参加过抗美援朝,早在解放之初就当过军队和地方的领导干部,对文学艺术也很在行;三十年代毕业于岳池县女子中学的母亲当过教师、护士、医生,长年辛劳,乐善好施,而今已经85岁高龄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思维清晰。父母的熏陶给了富强良好的基因,他从小就诚实、好学,师范毕业后在中小学任过教,后又相继在乡、县、市、省四级党政机关工作,当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科技情报研究所法人代表、编辑、记者、乡镇领导、共青团干部、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和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已结集出版了各类文学、音乐作品20余部,先后为多场文艺晚会和数十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旅游景区及歌唱家、演员量身打造过不少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
                            
                            近几年全国每年创作、发表的歌曲数以万计,但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从歌词到歌曲离人民群众太远。而有些扎根在基层的业余作者,创作出了歌曲却无力录制,即使歌曲优秀也上不了电台、电视台。面对无奈,富强同志坚持“为人民大众而创作,为人民大众所利用”,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他创作的歌曲作品经报刊、网络、晚会等渠道传播到了军营、社区、校园、农村等各界群众中并深受好评,已有多首歌曲被喜爱他作品的听众设置为手机和座机的彩铃或铃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默默耕耘、淡泊名利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仍受歌手、读者和听众喜爱的歌曲《祖国恋》《祖国您好》《青年时代黄金时代》《荷塘曲》《握紧你的手,握紧我的手》等歌曲,还是富强同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推出的作品,有的歌曲还是他读师范时创作的。这不得不叫人感叹,令人钦羡!
                            
                            富强同志是一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他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生在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故乡,又赶上改革开放,于是他顺应时代要求适时编撰了《小平家乡的弄潮儿》等报告文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5月12日,他的家乡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身在成都的富强同志几乎在第一时间即用文艺形式为灾区人民呼救和发起募捐并带头献血、捐款、捐物,同时在其个人网站“王富强业余时空”上推出了《抗震救灾专栏》,每天坚持写“抗震日记”,先后发表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家王富强致亲朋好友的一封信》与《作家王富强的灾后百日盘点》等文章,发动亲朋好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85岁的母亲、不足10岁的儿子及其他亲朋好友都走入了抗震救灾行列。由他策划并作曲的抗震救灾公益歌曲《爱的呼唤》等作品,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实际作用,不少歌唱家反复演唱,仅《爱的呼唤》就已有16名全国各地的知名歌手、歌唱家演唱过并先后亮相了43台“抗震救灾”主题晚会,阅读和聆听过抗震救灾公益歌曲《爱的呼唤》这首歌的读者、听众、网友纷纷捐款,为灾区群众募得了一定善款。紧接着,富强同志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心策划、创作了《抗震救灾组歌》,在这悲壮的“多难兴邦”史上留下了不朽乐章。
                            
                            富强同志是一个与改革开放同行的歌者。他的文艺创作,基本上是从“80后”起跑腾跃的——1981年,尚在读初中一年级的王富强发表了处女作《断线的风筝》,并自此而不可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实践,使其在思想政治上更加成熟;刻苦的学习和艰苦的磨炼,促其掌握了多种服务社会的技能和本领;一次再次的困难坎坷与打击挫折,叫他学会了忍受和坚强。他一路行来,一路放歌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以为,一个艺术家仅靠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是不能奏效的。据说骆驼一身具备12生肖的特性(鼠耳朵、牛蹄子、虎毛、兔嘴、龙脖子,蛇眼睛、马牙、羊倒嚼、猴脸、后鸡腿、狗鼻子、猪尾巴)才使它能迎风踏沙,跋涉万里,成为“沙漠之舟”。富强同志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崭新的开放型的艺术家,是新型的复合人才,所以才能驾驶各种题材,运用多种形式,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他的文中有诗情,诗中有故事,词中有韵味,曲中有形象。他力求创新,既讲继承,又重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凭着自学和摸索,他利用业余时间建起了自己的个人网站“王富强业余时空”、音乐博客“王富强音乐空间”和新浪博客“王富强坐看风云”并精彩纷呈,赢得了专家的肯定和网友的称赞。
                            
                            富强同志是一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黑马”。他认为,文艺创作发展也是硬道理。身为一名党政机关干部,文艺创作于他虽是业余,但他却把业余的文艺创作当做份内的事,不羡慕那些靠权钱交易、暗箱操作争得的名利、地位。富强同志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是:“自珍做人,踏实做事,心态平和,荣辱不惊,一生坦然。”相信他会自觉践行,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阅读王富强,我也在阅读自己。阅读王富强,走近这位青年才俊的心灵世界,我这个老兵也倍受启迪!
                            
                            本来众多名家已对富强同志的人品作品发表了非常妥贴的评论,无需我再赘言。反复展读《阅读王富强——他从新的地平线上走来》一书的样稿,感动之余,写下这些心灵絮语,算作学习和祝贺吧!不足为序。
                            
                            己丑年初月于北京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阅读王富强 走近青年才俊的心